周易是我国历史最悠久,最具有东方智慧的典籍。这部书讲的是象、数、理、占,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、变化的自然规律,对立与统一的法则,并运用这一世界观,运用八卦模拟表达自然界、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。
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大,它不但影响中国的文字,关键它还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。它通过朴素的唯物辩证法,来论述与揭示阴阳之间对立与统一的自然法则与宇宙规律。它是预测学与决策学,并包含了社会哲学的和谐统一。可谓群经之首,诸学之冠,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。
周易是我国历史最悠久,最具有东方智慧的典籍。这部书,讲的是象、数、理、占,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、变化的自然规律,对立与统一的法则,并运用这一世界观,运用八卦模拟表达自然界、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。
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大,它不但影响中国的文字,关键它还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。它通过朴素的唯物辩证法,来论述与揭示阴阳之间对立与统一的自然法则与宇宙规律。它是预测学与决策学,并包含了社会哲学的和谐统一。可谓群经之首,诸学之冠,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。
先秦
约前26世纪初--前206年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→图谶(亡) ┌→占算
│ ↑ ├→术数
┌易占──→术数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→术数易─────┼→阴阳
│ ↑ │ ↑ ├→历算
│ │ │ │ └→略
│ │ │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易术─┤ 《谶纬》 │
前易 ↑↑ │ │ │
│ ││ └学术(略) │ │
│ │└─────┐┌─→《易纬》(佚)┐ │
│ │ ││ ↑(秦汉) ├→象数易←┘
│ ┌数卦─┐ ↓│ │ ┌─┘ ↓
└本易┼爻卦─┼┬→《周易》→《易传》─┤ 综合易
│└色卦─┘│ (西周) ↑↑ └─┐ ↑
│ ┌─┘ ↑ ││ │ │
│ │ │ ││ └→义理易
│ │┌───┘ ││ ↑
│ ││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┘│ │
│ │││ 老子───┼→庄子 │
│ └┼┘ ↑┌───┘ │
│ ↓ ││ │
└───→易学──→孔子───┐ │
┌─┴─┐ │
↓ ↓ │
商 卜 轩 田
瞿 商─→臂─→何
(西汉初)
易学源流简表:两汉
两汉:前206--公元220年:
┌谶纬学 纬书谶书合称,东汉文是多研此术。
│
├象数易─┬孟 喜 西汉中期(宣帝时)卦气说《周易灾异》
│ ├焦 赣 西汉中期(宣帝时)灾变卦气说《易林》
│ ├荀 爽 公元128-190(东汉)升降说等
│ ├虞 翻 公元164-233(东汉)逸象旁通说
│ └陆 绩 公元187-219(东汉)象数易集成
│
├综合易─┬马 融 公元79-166(东汉)彖象经文易
│ └郑 玄 公元127-200(东汉)爻辰五行说
│
│(辑说)─刘 安 前179-前122 著《淮南子》
汉易─┤
├义理易─┬田 何 ?(高祖时)授易周王孙、丁宽、齐服生
│ ├丁 宽 西汉前期 受学田何、古义易学
│ ├韩 婴 西汉前期(文、景帝时)韩氏易传子夏易
│ ├费 直 西汉前期(景帝时) 古文易学开派
│ ├杨 何 西汉前期(武帝时) 官易之始 易博士
│ ├司马谈 ?-前110(武帝时) 受易于田何
│ ├京 房 西汉前期(武帝时)
│ ├施 仇 西汉中期(宣帝时) 施氏易
│ └梁丘贺 西汉中期(宣帝时) 今文易学开派
├玄 学─┬杨 雄 前53-18(成帝时) 著《太玄》
│ └魏伯阳 东汉后期 《周易参同契》
│
└目录学──刘 向 前77-前6(宣帝时)目录学之祖
易学源流简表:三国隋唐晋
三国晋隋唐:公元200-907年
┌术数易┬管 辂208-255(三国)精阴阳占算
│ ├郭 璞276-324(晋)精算历奇术 《洞林》
│ ├干 宝318-?(东晋)通阴阳术数《周易注》
│ ├葛 洪?(晋)炼丹家《周易杂占》
│ ├李淳风602-670精历算《推背图》《乙巳占》
│ └袁天罡?(唐初)《推背图》《六壬课》
│
├象数易┬荀氏家族 荀俣 荀粲(三国魏时)承荀爽说
晋易─┤ ├崔 憬(唐武后前后)崇扬卦象 《周易探玄》
│ └张 遂(一行)673-727 和佛学、天文历法
│
├综合易─欧阳建 ?-300(晋)名物言易说
│
├(辑说)┬孔颖达574-648(唐)642《周易正义》
│ └李鼎祚 ?(中唐)756年 《周易集解》
│
└义理易┬何 晏190-249(三国)《玄学解易》
├王 肃195-256(三国)集古文经学大成
├阮 籍210-263(三国)杂以道家、无为说
├嵇 康223-262(三国)《周易言不尽易论》
├王 弼226-249(三国)老庄解易玄学易之始
├韩康伯332-380(晋)托象明义说
├卫元嵩?(北魏或后周)《元包经》
└陆德明556-627(唐) 采集汉魏易说
易学源流简表:宋元
宋元:公元960-1368
┌术数易┬陈 抟?-989(宋初) 宋易图说之始
│ ├李之才?-1045(北宋) 卦变说
│ ├刘 牧1011-1064(北宋)《易数勾隐图》
│ ├邵 雍1011-1077(北宋)《皇极经世》
│ ├周敦颐1017-1073(北宋)《太极图书解》
│ └钱义方?(元末) 1346年著《周易图说》
│ ├象数易┬朱 震1072-1138(两宋间)《汉上易传》
宋易─┤ ├蔡元定1135-1198(南宋) 河洛为源说
│ └吴 澄1243-1313(元)考证治易
├综合易┬李 觏1009-1059(北宋)删定易图序论
│ ├朱 熹1130-1200(南宋)纳诸家易说
│ ├蔡元定1135-1198(南宋)河洛为源说
│ └叶 适1150-1223(南宋)义出于象说
│
└义理易┬范仲淹989-1052(北宋)世变说
├胡 瑗993-1059(北宋)《周易口义》
├欧阳修1007-1072(北宋)《易童子问》
├张 载1020-1077(北宋)气本源说
├程 颢1032-1085(北宋)心学先驱
├程 颐1033-1107(北宋)理一元说
├杨 时1053-1135(北宋)道学 《易说》
├李 光1078-1159(南宋)以史解易
├杨万里1127-1206(南宋)诚斋易传
├陆九渊1139-1193(南宋)心学
├杨 简1141-1226(南宋)心学 以心解易
└俞 琰1258-1314(元)隐士《周易集说》
易学源流简表:明清
公元:1368-1911年
┌术数易┬黄道周1585-1646 万物一体说 实测治易
│ ├方以智1611-1671 以数解易
│ └焦 循1763-1820 推变说
│
├象数易┬来知德1525-1604 错综说《周易集注》
│ ├唐鹤征1697-1758 杂老庄说《周易象说》
│ ├惠 栋1697-1758 天人说《易汉学》
│ └张惠言1761-1802 崇扬虞氏易
清易─┤
├(辑说)┬胡 广1370-1418《周易大全》
│ ├李光地1642-1718《周易折中》
│ ├傅 恒1722-1770《周易述义》
│ ├马国翰 清末道光年《玉房山辑佚书》
│ └纪 昀1722-1801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
│
└义理易┬李 贽1527-1602哲理说《九正易因》
├黄宗羲1610-1695《易学象数论》
├顾炎武1613-1682朴学考据治易《易音》
├王夫之1619-1692《周易稗疏》
├毛奇龄1623-1716《河图洛书原舛编》
├朱彝尊1629-1709《易经考》
├胡 渭1633-1714 集清初易图辨伪大成
├程廷祚1691-1767 阴阳动静说
├姚际恒 清末 疑古说
└尚秉和1870-1950 《周易尚氏学》